光伏创新技术调研报告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洞察未来新技术发展以及设备选型趋势走向,创新不落人后!
在 2022 到 2023 年厂家陆续投放产能的盛况下,2024 年的光伏产业规模及需求仍持续稳健增长中。回顾 2023 年的全球需求约落在 467 GW,今年预计将成长至 492 至 538 GW,增长幅度将较去年略显放缓,预期年成长仅约 10%,主要仰赖中国、欧洲、美国、巴西及印度等市场带动需求之成长。同时,今年许多规模较大的市场受到贸易壁垒、政策变动等因素影响需求,厂家对于海外布局策略正酝酿着改变,部分厂家已着手推动,使得海外产能布局近期仍为行业热点话题之一,因此 InfoLink 将针对当前的海外布局趋势做进一步分析。
作为供应美国光伏需求的重要聚落之一,在《防止维吾尔人强迫劳动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UFLPA)的限制下,目前影响东南亚组件进入美国市场的最大阻碍仍为硅料的溯源问题,采用非疆硅料与海外硅料已成为光伏组件进入美国的必要条件。
同时,近期备受注目的东南亚反规避案,因反规避豁免期将至,未来东南亚的组件若要进入美国市场,将必须使用非中国硅片或满足组件的辅材条件,预期在今年六月豁免到期后恐直接波及东南亚的组件输出。在此背景下,考虑当今非中国的硅片产能相对不足,许多中国制造商积极评估将硅片产能及辅料供应拓展至东南亚。
IRA 等的优渥补贴,在光伏行业中掀起赴美建厂的热潮。目前 Q-cells、Silfab、Solar4America 以及 Meyer Burger 等诸多厂家正相继规划扩产,然而考虑产能爬坡、设备进厂等因素,上述在美国的电池扩产计划对于提升今年的实际产出恐相对有限,预计 2024 年底电池的年产能将约 7.3 GW,且由于为美国本土首度大规模电池产能扩充,实际运营效果尚待观察,不过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2027 年美国的电池产能有望达 38.15 GW。
就组件而言,短期几年的产能扩张更为明显,目前包含晶澳、天合、正泰、3SUN 以及其他诸多厂家等纷纷规划赴美扩产,预计 2024 年底前美国的组件年产能可望大幅新增新增约 30 GW 以上、达到超过 50 GW 的年产能。美国供应链在政策的推动下将急遽转型,然而在下游的电池、组件环节快速地扩产下,上游的硅料、硅片环节则因初始资本需求、技术储备、当地电价及人力成本等考虑,目前较少听闻扩产规划。在此背景之下,对于今后将大量上线的电池组件产能,厂家如何规划、建构出符合美国市场要求的本土供应链将是所有赴美投资厂家不得不重视的一大课题。
以美国市场所发生的转变为契机,中东地区作为充满潜力的光伏市场,开始受到部份厂商的注意,而当地政府近年不断增加对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为光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成功吸引外来厂商前来投资,目前在各环节里皆有厂家正在进行或评估投资建设。
举例来说,中环近期确定将和沙特的 Vision Industries 合作建立硅片厂,预计未来年产能可达 20 GW,上游的协鑫科技先前也公告也将于沙特建立 12 万吨的硅料产能。另外在阿联酋,天合亦预计分三期建造一体化产能,投入包括约 5 万吨硅料、30 GW 的硅片和 5 GW 的电池组件等之生产。土耳其方面,除了原先当地的组件在 2023 年底已达到 19.7 GW 的产能之外,垂直整合厂 Kalyon 也在当地建立一体化产能,其中含 2 GW 的硅片、2 GW 的电池和组件。有鉴于当前国际情势的氛围,预期中东的产能除了供应当地需求之外,可能也输出至利润较高的美国市场,为美国当地需求提供一定的支撑。
印度政府近年同样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本土激励政策,2021 年印度政府批准了 PLI 产能招标计划(Production Linked Incentive Scheme,PLI),藉由补贴机制鼓励当地产能的发展,其中甚至包含一体化垂直产能,以期望带动当地光伏之发展。此外,透过 ALMM 清单(Approved List of Models and Manufacturers,ALMM)的推行,限制了政府的光伏项目须采用列表内的组件,加上列表内的名单目前皆为印度本土厂家,进而增强本土组件厂的扩建动机。
基于上述的本土建厂优势,目前 Adani 正计划于当地建立垂直产能,其中包含 2 GW 的硅片、4 GW 的电池及组件,而其他海外厂家也陆续于印度建立电池与组件产能。现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较缺乏相关生产技术及经验,以及受到设备运输受阻等影响,预计整体产能扩展会相对迟缓。与上述相比,欧洲地区的光伏扩产计划相对较少。近期受到中国组件价格的冲击以及欧洲禁止强迫劳动产品进入市场的讨论等因素,政府开始审视对进口产品限制的必要性。然而,欧洲目前仍高度依赖中国组件,若仅靠本土产能并无法满足当地需求,若推出贸易壁垒,欧洲整体的组件价格将往上抬升,影响更多的会是开发商的利益,并间接抑制光伏装机的发展,对欧洲的能源转型极为不利。
因此,欧洲在扶植本土制造方面,欧盟希望透过本土激励政策以降低对中国进口产品的依赖、试图达到能源自主,故去年三月欧盟执委会推出了《净零工业法案》(Net-Zero Industry Act)与《关键原料法案》(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等草案,希望拉高本土制造技术与原料的使用占比,但整体的补贴政策尚未明朗,加上草案的落实性仍待观察,目前多数企业对欧洲扩产皆保持观望态度。
综观全球市场,在各国的政策补贴、贸易壁垒等影响下,过去以中国为主的供给模式出现变化,海外光伏产业供应链正迈向「去中国化」态势,厂家也开始加强海外扩产的布局。面对多样的本土制造优惠方案,如何在有限时间内选出适合自身企业的市场,有望未来拉开和同业间的差距。
尽管如此,有鉴于各国所提出的优惠和限制内容各有所不同,透过 InfoLink 的海外扩厂顾问服务,我们将根据各厂家的发展期待与资源条件等,透过质化分析、量化策略等方式,协助经营决策层掌握,如:初期投资成本、海外市场价格等信息,并根据企业既有的海外布局等条件,协助挑出适合的投资目标国家或地区选项,甚至对于辅材配套方面提供对应建议。
细看目前光伏各环节在海外的发展,上游端因扩产所需时间较长的因素,扩产相对较少,短期内仍暂时难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组件和电池等下游环节,则已可看出海外产能的成长,其中海外组件扩增快速,预计 2024 年产能将达 276 GW,较前一年度成长至少 17%。
长远来看,若未来国际局势维持不变的情况下,未来海外产能将持续扩张,中国在供应端的主导地位将发生改变,光伏供应链的结构将更加多元。届时,对于各光伏厂家而言,是否在海外进行投资扩厂、如何推动投资评估作业,以及怎样在评估过程中客观地判读市场趋势和推估未来变化,将是日后各厂家皆需思考的共同议题之一。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洞察未来新技术发展以及设备选型趋势走向,创新不落人后!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