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 月气候变迁因应法在立法院三读通过,预计最快将于 2024 年开征碳费,正式启动碳定价机制。提到碳费,这边必须先厘清一下其与碳税的差别。以台湾的行政体系而言,碳「税」视为一般税收,将可能用于外交或治安等用途;而碳「费」则属于特别公课,款项必须用在与气候变迁相关之减量与调节活动,意即必须专款专用。实务上,无论是碳费或碳税,两者皆是根据企业排多少碳,就收多少钱,仅在法律名词上有所差异。回归正题,综观全球的碳定价趋势,即将上路的台湾碳费,究竟应该定价多少才能让企业在维持竞争力与可负担范围间取得平衡?
台湾碳费价格与邻近国家碳定价之差异
根据环保署之研拟,初始价格非常有可能订为每公吨新台币 300 元(约为 10 美元)或更高。消息一出,支持及反对的声浪此起彼落。支持者认为,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太低的碳定价对台湾反而有负面影响;反对者则认为,此价格已超过企业的可负担范围。对此,不妨参照邻近国家的碳定价实施进程与定价区间(下表)。
也许大家会认为,周遭国家的初始价格都不高,大约落在每吨 100 至 200 元而已,所以台湾应该也可以从这样的价格起征。实则不然,台湾的碳定价制度已属于发展较晚者,观察上表后会发现其他国家的碳价在 2024 年时多将落在每吨新台币 200 至 300 元,新加坡甚至会高达每吨 500 元。因此,环保署制订以 300 元的价格起征,其实并不高,完全符合邻近国家的发展态势。若采取更积极的价格,仿效新加坡的每吨新台币 500 元也是一个好路径,未来企业所要面临的涨幅也会相对较小一些。
全球碳税价格趋势:亚洲以外的地区
台湾之所以积极订立碳费相关规则,无非是希望未来能够与国际接轨。以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为例,在出口国已缴纳过的碳税可以在进口时进行抵免[1]。这时,其他国家的碳税价格就显得尤为重要。若台湾与其他国家的定价落差大,那这些钱终究是会落入他处。因此,接下来我们将检视全球的的碳税价格目前落在什么区间,详见下图一[2]。
图一、全球(亚洲地区以外)2022 年碳税价格分布[3]
透过上图可发现,台湾与其他邻近亚洲国家的碳税税率(或碳费)属于全球后段班,平均每吨仅约 10 美元,然而许多国家的税率已高达每吨 100 美元以上。不仅如此,此税率还有持续上升的趋势,例如瑞士的税率便从 2021 年的每吨 101 美元上升至 2022 年的每吨 130 美元。这主要是因为,瑞士的税率是由自动调整机制所触发,只要未达到法律中的温室气体目标,该机制就会调高利率。除了自动调整机制,也有部分国家是透过政策目标设定涨幅,例如南非政府宣布 2026 年的税率将从现今的每吨 10 美元提升至 20 美元,2030 年时提升至 30 美元。
碳费对企业的影响与因应
以目前极有可能的每公吨新台币 300 元而言,若台湾要在 2030 年赶上全球平均水准,或达到世界银行所建议的价格,企业将会面临每年 20% 到 30% 的碳费升幅。 InfoLink 团队认为,企业在进行未来布局时,尤其是长期的投资或建厂等,应把碳成本也列入总成本考量,例如透过企业内部碳定价,根据己身情形拟定一个价格,会更有助于企业进行各项活动时的评估及风险压力测试。碳费的征收势在必行,其调整的趋势也是必然,即使初始价格降低,未来企业仍会面临较大的调幅。因此,企业应该做的是积极减碳,像是使用再生能源等,减少排放量才是降低碳成本最实际的作法。
[2]此处仅列出采取碳税制度的国家,由于碳交易体系众多且部分有跨国实施,故未纳入碳交易的价格避免混淆。
[3]部分国家会对不同燃料或产业采取不同税率,此图以该国最高税率呈现。
数据来源:各国交易所、World 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