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作者 InfoLink
更新日期 December 22, 2018

今年初,不少廠商;如福建鈞石、中智、漢能、通威、愛康、彩虹永能等陸續開出HJT擴產計劃,市場頗有一片N型將起之勢,然而531政策一出,P型產品價格懸崖式下跌,在降本及提效部分亦有很好的突破,反觀N型電池片由於產能及技術方面未臻成熟,成本及售價高居不下,效率表現亦未如預期般明顯,一時難覓得立足之處,不少廠商擴產計劃陸續遞延。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探討究竟未來N型市場將如何發展。
 

N型技術發展現況

首先在產能部分,2018全球N型產能約9.4GW,其中PERT的量產化困難度最低,現有產能約2.1GW,做為主要搭配PERT的進階技術的TOPCon則有約2GW的產能。而HJT及IBC由於發展較早,目前分別擁有3.8GW及1.5GW的產能,但是由於技術含量較高、設備及材料成本高昂、缺乏終端市場等因素,目前僅少數廠商具備量產規模。預期明年TOPCon的導入會更多且更快,成為N型技術主要發展路線之一,而隨著明年市場回暖HJT的擴產計劃亦會漸漸開啟。

N型技術發展 
其次是技術路線的選擇,現階段以TOPCon及HJT兩種技術較為成熟,然而目前何者將成為N型主流技術路線尚未有定論。

在TOPCon方面,目前海外市場以LG發展最好,且透過搭配M4矽片及MBB技術,拉開與PERC及HJT的模組瓦數差距,國內則以中來為首,是第一家量產TOPCon的廠商。在HJT方面,海外以Panasonic發展最早,然而產線較舊加上仍使用五吋電池片,不僅在模組瓦數方面不佔優勢,特殊的矽片尺寸亦增添採購成本,而在國內目前已有上澎、晉能、中智、鈞石等多家廠商開始量產,且不少新進廠商準備跨入,然而受531後價格崩盤,多數擴產計劃已暫緩。

上述兩者各有優缺,其中TOPCon最大的優勢在於部分設備可能與可與較新的PERC產線兼容,因此除了原先就已選擇PERT路線的廠商,如LG、中來及林洋等之外,部分垂直整合大廠也傾向此路線發展,但 TOPCon在效率進一步提升時面臨的難度較大。而HJT在電池轉換效率方面雖然較佔優勢,然其設備與目前主流技術完全不兼容,且目前國產化程度低,加上工藝技術困難,投資成本及生產良率是一大瓶頸,新進廠商較有可能選擇跨入。
 

N型技術發展
 

N型技術發展困境

總的來說,不論是PERT、TOPCon、HJT甚至IBC、HBC等,N型技術目前共同遭遇到的發展困境不出為生產成本高昂且降低幅度不顯著、高價的設備及材料、市場空間受單晶PERC擠壓等等,分述如下:
 

1. 成本高昂及下降幅度有限

首先,相較於2018全年擴出29GW;總產能超過63GW的PERC,N型產能相對稀少,加以技術成熟度(良率、效率等)仍有進步空間,且目前除少數利基市場會選擇N型產品,多數仍是選擇性價比較優的單晶PERC。在產能小、良率較低、又缺乏市場的情況之下,使得N型技術生產成本始終高昂、價格下降幅度有限,然受到單晶PERC產品快速跌價影響,整體高效市場價格走低,TOPCon / HJT價格僅能維持在略高或持平於成本,難有太多獲利。

電池片產能 

電池片產能
 

2. 設備及材料國產化程度低

再者,目前N型技術所需設備及材料的國產化程度遠遠低於PERC,雖已有部分N型設備開始國產化,然而目前表現可能仍不及海外設備商穩定,且還需依靠海外價格高昂的漿料或其他輔材,亦為N型技術成本無法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單晶PERC壓縮N型市場空間

最後,在歷經過531的低谷後,P-PERC的成本及價格快速降低,在效率提升部分除了SE的快速導入之外,大矽片及其它輔材如反光焊帶、白色EVA等的搭配使用亦起到重要作用,使得P型產品在性價比上再度與N型拉開距離,加以如前所述,許多廠商在2018年對PERC產線進行升級及擴充,短時間內亦無資金及計劃針對N型技術給予更多投資,在在都擠壓了N型的市場發展空間。
 

小結

綜上所述,目前N型技術在產能、技術及設備成熟度、效率/價格性價比等方面尚無法與PERC匹敵,加以未來兩年PERC產能仍有每年25-30GW左右的擴充,然而InfoLink認為PERC在2019透過SE將轉換效率推升至22%後,將會遇到提效的瓶頸,P型多晶/單晶電池能再提升的技術、效率幅度越來越有限,除了搭配模組技術之外,市場目光勢必開始聚焦下一代技術,因此N型的產能每年仍有緩步提升,而就在上周梅耶博格(Meyer Burger)宣布接下一份來自海外企業600MW的HJT及Smart Wire(SWCT)設備訂單,依據訂單內容2019年下半年將可開始生產,至2020第一季度可達滿產,此外部分暫緩的擴產計劃亦會隨著明年市場回暖而再度開啟,預期N型技術及市場至2020年後將會有較快速的發展。

電池片效率
 

然而在這之前,N型的首要目標策略必定還是降本一途,唯有透過逐漸增加的產能,培養設備、漿料及其他輔材的國產化,從而提陞技術成熟度及效率,有效降低成本才能帶領N型技術突破重圍。

此外,領跑者在N型技術發展的道路上也扮演著關鍵影響的角色,在本次的應用及技術領跑者中僅各有約500MW的項目以N型產品完成,然預期新一批領跑者本著“領跑”光伏行業的宗旨,對於效率及技術將比過去三年有更進一步的要求,加劇以P型產品完成項目的難度,或許將帶動更多廠商以N型產品得標、促進N型技術的發展進程。

最後則是目前尚無定論的主流路線發展,InfoLink認為由於N-PERT難以獲利、IBC難度與成本太高,故預期未來兩年N型技術的實際投入將會以HJT及TOPCon為兩大主線並行,然而實際市場風向將偏向何種技術將視明年設備成熟度及降本進程而定。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