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間9/14,歐盟提出了對於強迫勞動產品的立法草案,目的希望可以透過立法根除強迫勞動產品進入歐盟市場,以及防止歐盟出口涉及強迫勞動的產品。這是繼美國在2021年底通過的防止維吾爾強迫勞動法案(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 以下稱UFLPA)後,再次有較大的區域市場提出對於強迫勞動的相關限制法令。
歐洲法案內容分析比較
雖然目前歐盟的新法案還在初期的提案階段,但歐洲仍是全球第三大的區域消費市場、也是僅次於中國的光伏需求市場,對終端消費者、企業和供應鏈具相當大的影響力,因此InfoLink將目前的提案內容,和已經開始執行的美國UFLPA法案做比較,並評估對產業造成的影響。
首先是限制的目標,不同於美國的UFLPA法案,針對涉及中國新疆地區供應鏈和重點關注多晶矽相關產業做出進口限制,歐盟目前的草案中,並未針對特定的地區或是產業,僅提到所有進出歐盟市場的產品,若涉及強迫勞動都會加以禁止,限制的範圍較廣且較無針對性。
執行強度方面,UFLPA採取有罪推定,只要產品有涉及新疆供應鏈即被認定為強迫勞動產品,美國海關主動對產品發佈暫扣令,進口廠家需自行提出證明;歐盟草案則是需透過相關證據檢舉,才會展開評估是否對產品扣押調查。
在法令通過後的執行主體,將由歐盟各國負責,歐盟會建立資訊流通的機制,確保各國建立較統一的標準。
另外,不同於美國UFLPA仍沒有公佈審查、資料繳交的標準,歐盟法案預計在法案正式發佈的24個月內公佈產品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的標準。
目前法案仍在最早期的提案階段,法案實際通過時間預計會在2023年,且草案也提到實際執行的時間將會在法案正式公佈的24個月後,代表實際產生影響可能時間點最快為2025年。
對光伏產業影響
雖然歐盟草案目前沒有針對光伏供應鏈或是特定生產地,但中國新疆地區近年處在強迫勞動議題的中心,若未來歐盟法案通過後,新疆存在受影響的可能性,因此InfoLink以新疆的光伏供應鏈遭到限制做假設,推估未來對全球光伏產業的影響。
新疆仍是全球多晶矽最大的生產地,但廠家為了因應目前輸美的困難性,對未來數年新產能的佈局大多選定在新疆以外的地區,雖有少數廠家仍在新疆地區規劃新產能,但實際結果仍需視其專案進度而定。而整體多晶矽產能方面,則是因為光伏產業的上下游產能錯配導致價格從2020下半年一路上漲,使得眾多的廠家紛紛投入擴產行列,透過圖表可以看到,新疆的多晶矽產能在2021年底達到31.8萬噸,在全球占比來到最高的44%後,隨著新疆外的新產能逐步釋放,新疆產能的占比逐漸降低,主要新增產能來自中國其他地區,如內蒙古、四川、青海等較無勞動議題爭議的地區。新疆的產能雖然持續提升,預計在歐盟法案生效的2025年達到56.0萬噸,但全球產能占比僅剩21%,新疆的多晶矽對光伏產業的影響力逐漸減少。
供應鏈和需求比較
終端需求方面,歐盟和美國都是光伏模組需求龐大的市場,且當地都不具備完整的光伏供應鏈,需要透過進口取得足夠的光伏模組,來源包括了中國和東南亞國家。InfoLink的海關資料統計顯示中國今年1 – 8月出口了60.1GW的模組到歐洲,歐洲市場高度仰賴中國模組的供給。
歐洲原先就是全球能源轉型最積極的地區,2022年更是因為區域衝突造成傳統能源的價格暴漲,為加速擺脫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持續釋出新能源政策,如REPower EU計畫在2025、2030要有320、600GW的累計光伏裝機量。
若單純從多晶矽的供給和兩區域終端光伏模組的需求進行比較,兩區域的未來模組需求快速提高,2023年開始每年需求合計都能達到100GW以上,2025年樂觀預期甚至可合計達200GW。而供給方面,中國非新疆地區的矽料大規模擴產加上原先就有的海外多晶矽料, 2023年已經可供300GW以上的模組使用,且持續成長。若美、歐都能夠有清楚且可達成的繳交標準,其實對於滿足兩市場的終端需求而言十分充足。
注: UFLPA後部分廠家出口美國受阻主要是無法提供多晶矽上游的工業矽生產證明
若考慮極端的狀況,歐美僅採用海外供應鏈來滿足其需求,根據測算,海外所有不管是上游多晶矽到下游模組的供應在未來都會出現緊張或不足的狀態,尤其是上游的多晶矽和矽片,因為中國的成本優勢,產能都佔據了全球95%以上,就算海外國家透過大規模補貼,也較難在短期建立完整的供應鏈去供應歐美龐大的需求。
以目前的光伏產業供應鏈分佈,滿足歐美兩大市場仍有充足餘裕,除非出現進口難以清楚認定或相當極端的情境,否則未來歐美市場不太容易出現供應緊張或短缺的情境。
目前歐盟的法案為最初期的提案階段,許多的規定都尚未明朗,且推估實際生效可能會在2025年,若按此規定,供應鏈廠家仍有充足的時間準備。以目前草案內容來看,歐盟並未針對特定區域和產品,海關也不會主動扣押產品,未來也有出臺相關指引的規劃,如盡職調查的辦法等,廠家在進出歐盟市場將更加有判斷基礎。
儘管短期內並無風險,且歐美目前都在規劃建立自主的光伏供應鏈,但考慮到時間、規模、成本等,進口模組仍是滿足需求的首要選擇。為回應新法案,歐洲廠家未來可提前對自身供應鏈進行盡職調查,除了目前的多晶矽到模組外,也往供應鏈更上層做調查,如更上游的工業矽等來源或製造過程中使用到的輔材料等,或是提前建立完全獨立于爭議區之外的供應鏈和找尋戰略夥伴,確保未來進口產品無觸犯相關法律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