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作者 Jenny Lin
更新日期 April 16, 2024

在 2022 到 2023 年廠家陸續投放產能的盛況下,2024 年的太陽能產業規模及需求仍持續穩健增長中。回顧 2023 年的全球需求約落在 467 GW,今年預計將成長至 492 至 538 GW,增長幅度將較去年略顯放緩,預期年成長僅約 10%,主要仰賴中國、歐洲、美國、巴西及印度等市場帶動需求之成長。同時,今年許多規模較大的市場受到貿易壁壘、政策變動等因素影響需求,廠家對於海外佈局策略正醞釀著改變,部分廠家已著手推動,使得海外產能佈局近期仍為行業熱點話題之一,因此 InfoLink 將針對當前的海外佈局趨勢做進一步分析。

240416_InfoLink_nonChina PV markets in 2024_tw1

240416_InfoLink_nonChina PV markets in 2024_tw2
 

主要海外生產聚落的發展動向

東南亞市場:反規避豁免期將至 預期將帶動當地矽片和輔料產能

作為供應美國太陽能需求的重要聚落之一,在《防止維吾爾人強迫勞動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UFLPA)的限制下,目前影響東南亞模組進入美國市場的最大阻礙仍為矽料的溯源問題,採用非疆矽料與海外矽料已成為太陽能模組進入美國的必要條件。

同時,近期備受注目的東南亞反規避案,因反規避豁免期將至,未來東南亞的模組若要進入美國市場,將必須使用非中國矽片或滿足模組的輔材條件,預期在今年六月豁免到期後恐直接波及東南亞的模組輸出。在此背景下,考慮當今非中國的矽片產能相對不足,許多中國製造商積極評估將矽片產能及輔料供應拓展至東南亞。
 

美國:模組環節產能擴張快速 但當地太陽能供應鏈尚未到位

IRA 等的優渥補貼,在太陽能行業中掀起赴美建廠的熱潮。目前 Q-cells、Silfab、Solar4America 以及 Meyer Burger 等諸多廠家正相繼規劃擴產,然而考慮產能爬坡、設備進廠等因素,上述在美國的電池擴產計畫對於提升今年的實際產出恐相對有限,預計 2024 年底電池的年產能將約 7.3 GW,且由於為美國本土首度大規模電池產能擴充,實際運營效果尚待觀察,不過隨著產能的逐步提升,2027 年美國的電池產能有望達 38.15 GW。

就模組而言,短期幾年的產能擴張更為明顯,目前包含晶澳、天合、正泰、3SUN 以及其他諸多廠家等紛紛規劃赴美擴產,預計 2024 年底前美國的模組年產能可望大幅新增新增約 30 GW 以上、達到超過 50 GW 的年產能。美國供應鏈在政策的推動下將急遽轉型,然而在下游的電池、模組環節快速地擴產下,上游的矽料、矽片環節則因初始資本需求、技術儲備、當地電價及人力成本等考慮,目前較少聽聞擴產規劃。在此背景之下,對於今後將大量上線的電池模組產能,廠家如何規劃、建構出符合美國市場要求的本土供應鏈將是所有赴美投資廠家不得不重視的一大課題。
 

中東:隨著國際氛圍的轉變 逐漸興起的海外生產聚落之一

以美國市場所發生的轉變為契機,中東地區作為充滿潛力的太陽能市場,開始受到部份廠商的注意,而當地政府近年不斷增加對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為太陽能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成功吸引外來廠商前來投資,目前在各環節裡皆有廠家正在進行或評估投資建設。

舉例來說,中環近期確定將和沙烏地阿拉伯的 Vision Industries 合作建立矽片廠,預計未來年產能可達 20 GW,上游的協鑫科技先前也公告也將於沙烏地阿拉伯建立 12 萬噸的矽料產能。另外在阿聯,天合亦預計分三期建造一體化產能,投入包括約 5 萬噸矽料、30 GW 的矽片和 5 GW 的電池模組等之生產。土耳其方面,除了原先當地的模組在 2023 年底已達到 19.7 GW 的產能之外,垂直整合廠 Kalyon 也在當地建立一體化產能,其中含 2 GW 的矽片、2 GW 的電池和模組。有鑒於當前國際情勢的氛圍,預期中東的產能除了供應當地需求之外,可能也輸出至利潤較高的美國市場,為美國當地需求提供一定的支撐。
 

印度:當地技術相對不足及設備進口受阻 產能擴張速度將相對遲緩

印度政府近年同樣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本土激勵政策,2021 年印度政府批准了 PLI 產能招標計畫(Production Linked Incentive Scheme,PLI),藉由補貼機制鼓勵當地產能的發展,其中甚至包含一體化垂直產能,以期望帶動當地太陽能之發展。此外,透過 ALMM 清單(Approved List of Models and Manufacturers,ALMM)的推行,限制了政府的太陽能項目須採用列表內的模組,加上列表內的名單目前皆為印度本土廠家,進而增強本土模組廠的擴建動機。

基於上述的本土建廠優勢,目前 Adani 正計劃於當地建立垂直產能,其中包含 2 GW 的矽片、4 GW 的電池及模組,而其他海外廠家也陸續於印度建立電池與模組產能。現階段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較缺乏相關生產技術及經驗,以及受到設備運輸受阻等影響,預計整體產能擴展會相對遲緩。
 

歐洲:多數企業因本土激勵政策等規劃尚未明朗而持觀望態度

與上述相比,歐洲地區的太陽能擴產計畫相對較少。近期受到中國模組價格的衝擊以及歐洲禁止強迫勞動產品進入市場的討論等因素,政府開始審視對進口產品限制的必要性。然而,歐洲目前仍高度依賴中國模組,若僅靠本土產能並無法滿足當地需求,若推出貿易壁壘,歐洲整體的模組價格將往上抬升,影響更多的會是開發商的利益,並間接抑制太陽能裝機的發展,對歐洲的能源轉型極為不利。

因此,歐洲在扶植本土製造方面,歐盟希望透過本土激勵政策以降低對中國進口產品的依賴、試圖達到能源自主,故去年三月歐盟執委會推出了《淨零工業法案》(Net-Zero Industry Act)與《關鍵原料法案》(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等草案,希望拉高本土製造技術與原料的使用占比,但整體的補貼政策尚未明朗,加上草案的落實性仍待觀察,目前多數企業對歐洲擴產皆保持觀望態度。
 

太陽能廠家如何跟上此波海外擴廠趨勢

綜觀全球市場,在各國的政策補貼、貿易壁壘等影響下,過去以中國為主的供給模式出現變化,海外太陽能產業供應鏈正邁向「去中國化」態勢,廠家也開始加強海外擴產的佈局。面對多樣的本土製造優惠方案,如何在有限時間內選出適合自身企業的市場,有望未來拉開和同業間的差距。

儘管如此,有鑒於各國所提出的優惠和限制內容各有所不同,透過 InfoLink 的海外擴廠顧問服務,我們將根據各廠家的發展期待與資源條件等,透過質化分析、量化策略等方式,協助經營決策層掌握,如:初期投資成本、海外市場價格等資訊,並根據企業既有的海外佈局等條件,協助挑出適合的投資目標國家或地區選項,甚至對於輔材配套方面提供對應建議。

細看目前太陽能各環節在海外的發展,上游端因擴產所需時間較長的因素,擴產相對較少,短期內仍暫時難以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模組和電池等下游環節,則已可看出海外產能的成長,其中海外模組擴增快速,預計 2024 年產能將達 276 GW,較前一年度成長至少 17%。

長遠來看,若未來國際局勢維持不變的情況下,未來海外產能將持續擴張,中國在供應端的主導地位將發生改變,太陽能供應鏈的結構將更加多元。屆時,對於各太陽能廠家而言,是否在海外進行投資擴廠、如何推動投資評估作業,以及怎樣在評估過程中客觀地判讀市場趨勢和推估未來變化,將是日後各廠家皆需思考的共同議題之一。

太陽能創新技術調研報告

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洞察未來新技術發展以及設備選型趨勢走向,創新不落人後!

Learn more
太陽能創新技術調研報告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分析技術。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關於更多 cookies 資訊請閱讀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